三元锂碳酸锂NCM盐镍钴锰氢氧化物铜铝

0713-8519209

13636132599

新闻动态

观点|浓度不降反升的硫酸盐颗粒物该如何解释

发布时间:2019-12-05 07:15 浏览次数:1156

  有环保专家确认,在我国,硫酸盐颗粒物已经成为当前大气中PM2.5的第一大组成部分。非采暖季,硫酸盐颗粒物占大气PM2.5的比例为2/3左右;采暖季的平均占比在1/3左右。

  有观点认为,这些硫酸盐颗粒物主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氨气合成的。但近年来,我国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大幅下降,氨气的主要来源农业尿素的用量也在下降,大气中由二氧化硫和氨气合成的硫酸盐颗粒物应该同步下降才对。那么,浓度不降反升的硫酸盐颗粒物该如何解释?

  答案只有一个:湿法脱硫工艺。

  二次颗粒很要命

  在湿法脱硫的脱硫塔内,脱硫乳液中的石灰石或熟石灰,以及其他少量的碱性元素,如镁、铝、铁、氨等,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石膏及其他硫酸盐。由于石膏在水中的溶解率很低,因此收集落到塔底的乳液,将其中的石膏分离出来,剩下的就是含有大量可溶性硫酸盐的污水,这些硫酸盐包括硫酸镁、硫酸铁、硫酸铝等。

  问题就出在这些硫酸盐身上。脱硫过程中,并非所有乳液都落到了塔底,因为进入脱硫塔的烟气温度很高,将大量乳液液滴蒸发,由于蒸发速度很快,一些微小液滴中的可溶性硫酸盐来不及结晶,于是析出了大量极细的硫酸盐固体颗粒,平均粒径很小,很大一部分颗粒物直径在1微米以下。这些含有硫酸钙颗粒和可溶盐的乳液蒸发量非常巨大,对应一台10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机组,脱硫塔乳液蒸发量每小时高达100吨左右,因此析出的极细颗粒物数量也很大。这些颗粒物随着烟气向脱硫塔上部流动,大部分被从上部滴落的液滴吸附,但仍有可观的残留颗粒物随着烟气从塔顶排出。

  近年来,随着深度脱硝工作的推进,又产生了一种不可忽视的颗粒物,即硫酸铵。在燃煤锅炉烟气污染物减排流程中,第一道工艺是脱硝,第二道是除尘,第三道才是脱硫,脱硝工艺中以氨水或尿素水作为还原剂,有可能发生氨逃逸。氨逃逸量与氨喷射和控制技术有关,同时与氮氧化物的排放上限成反比,在技术相同的情况下,要求排放的氮氧化物越少,氨的使用量就越多,逃逸量也就越多。如果在脱硝环节逃逸了10毫克/立方米的氨,在湿法脱硫环节90%的氨与二氧化硫合成硫酸铵,则可以产生约36毫克/立方米的硫酸铵。全国每年煤炭消耗近20亿吨的燃煤电厂采用脱硝加湿法脱硫工艺,硫酸铵生成量将高达72万吨/年。

  湿法脱硫后的烟气经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,脱硫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次颗粒物也随之排放到了大气中。其中石膏颗粒物粒径较大,于是跌落在距烟囱不远的周围,被称为石膏雨;而那些粒径较小的可溶盐则随风飘向远方,并逐渐沉降,提高了广大地区大气中颗粒物的浓度。

  经测算,脱硫后烟气中的硫酸盐颗粒物常常会达到几百毫克/立方米,比起脱硫前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,增加了好几倍甚至几十倍,它们全都变成了PM2.5。这就是经过最近几年大规模燃煤烟气处理后,大气中的PM2.5浓度并没有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所在。

  老设备老办法,新设备新办法

  去除湿法脱硫环节产生的二次颗粒物,关乎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成败,不得不重视。根据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,一般是老设备采用老办法,新设备采用新办法,即对于已经投入运行、设计使用年限还未到的湿法脱硫设备,主要用打补丁的方式减少颗粒物排放;而对于新上马的燃煤锅炉,则直接改用(半)干法脱硫工艺。

  给湿法脱硫打补丁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,第一,加装湿式静电除尘器,用静电吸附颗粒物和液滴。第二,利用烟气冷凝去除颗粒物,如果在烟气从脱硫塔出来后对其冷凝,会均匀地冷凝出大量水滴,及时地与邻近的颗粒物结合,以冷凝水形式从冷凝器排出,从而将颗粒物大量清除;也可以在烟气进入湿法脱硫环节之前就将其冷却,这样烟气中能够容纳的饱和蒸汽量会大大降低,脱硫塔中没有大量液滴蒸发,也就不会析出大量的硫酸盐颗粒物了。第三,烟气再加热,经过湿法脱硫的烟气温度较低,排放到大气中之后上升高度较低,大量颗粒物散落在烟囱周围,严重影响烟囱周围的大气环境,如果将烟气加温,烟气上升高度增加,颗粒物的散落范围将扩大,但是这种操作并没有减少大气中颗粒物总量。第四,通过烟气再加热装置将烟气加热到消除水雾的温度后,再通过袋式除尘器除尘。

  前些年,我国的燃煤电厂很少采用上述任何一种工艺,近几年可能是因为发现了极细颗粒物排放问题,才陆陆续续加装第一项湿式静电除尘器。然而,问题在于,如果仅采用第一项工艺,对硫酸盐颗粒物的去除效果有限。因为颗粒物越小,其表面积与质量之比越大,颗粒物在空气里运动时的摩擦阻力就越大,运动到静电除尘器极板上的速度很慢,很大比例的极细颗粒物没有被这道工艺去除。实际上,颗粒物越小,在空气中漂浮时间就越长,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也就越大。而如果再安装第二项或者第四项工艺,可以大大减少二次颗粒物的排放量,但随之带来的是设备投资的大量增加,对小一点儿的燃煤锅炉,烟气处理装置甚至超过了对锅炉系统的投资,且运行费用很高,企业根本承受不起。

  所以在新建锅炉上,建议干脆摒弃湿法脱硫工艺,采用(半)干法烟气综合处理技术。德国目前比较成功的是APS(ActivatedPowderSpray,活性粉末喷洒)烟气处理工艺,可以综合脱硫、硝、重金属和二恶英,在脱硫过程中不产生新增的极细颗粒物,而且它没有污水需要处理,从而节约运行成本。实践经验表明,采用这种系统,颗粒物排放浓度可以达到1毫克/立方米左右,二氧化硫排放可以达到5毫克/立方米左右,大大低于当前我国的超低排放标准。由于(半)干法脱硫的优势很明显,所以目前德国新建的锅炉,尤其是在垃圾焚烧厂,基本上都是采用这种工艺。(资料来源:能源评论)

  《中国能源发展报告(2017)》及《中国能源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》征订通道皆已经开启,订阅请关注中能智库并回复“订阅”。

13636132599